上海,明公馆。
明镜接到明台电话,立刻絮絮叨叨数落了明台一通:什么就知道你贪玩,不记得给姐姐及时报平安啦;什么我给你拿的厚衣服你忘记带走了,香港的冬天一样很冷,下雨多加件衣服啦;又什么你爱吃的沈大成家的青团也没有带,回头我让人给你捎过去啦;你最懂事了,要好好读书,别忘了每月给姐姐写信打电话啦……
明台听着大姐久违的絮叨,情不自禁湿润了眼眶:他的大姐明镜,一生都怕失去他们,为了弟弟们的安全担惊受怕;可到头来,却是他们失去了她。
——明镜在1940年死于抗日战争,死在日本特高课长官藤田芳政的枪口下。
大姐的音容笑貌,在往后的二十七年里,魂牵梦绕、历历在目。每每忆起当年,明家三兄弟依然肝肠寸断,痛不欲生。
其实有时候,明台也会想,如果说当时他听从大哥的安排没有闯去火车站,那大姐是不是就不会死?
手里紧紧握着电话,明台的声音在笑、向大姐撒着娇,眼泪却决堤而下,流了满脸。
王天风见不得明台这软弱的模样,等明台挂了电话,忍不住就一盆冷水泼下去,“这么舍不得姐姐,为什么还要一口答应留下来?”
明台一怔,拿手背胡乱地抹了抹脸庞上残留的泪水,神情慢慢坚毅起来——“我不想走,我想……为国家做点什么。”
王天风注视着明台,他确实看到了明台的心意。这孩子真是一块蓝田美,少年人的干净直率、倔犟坚毅、聪慧自信,在明台的身上表露无遗。他很是喜欢明台身上的这一股劲,喜欢明台的眼睛里面闪动着的那一种灵动的光芒。
在毒蜂的眼里,穿上了军装的明台看起来树临风、仪表堂堂,再加上他对教导自己的每一位教官都很尊重,完全是世家子弟的派:待人礼貌得体,行事谦虚谨慎。
明台的表现显而易见是极为妥帖的,也不负所望。尽管如此,王天风仍旧隐约觉得自己眼见的这些都只是明台的表面文章。在他想来,像明台这种自幼养尊处优的小少爷,是不会安分守己到学成毕业的。
王天风估计明台一时心血来潮似的爱国热忱至多坚持不到一个月,很快他就会跳脚嚷嚷着要回家,所以王天风也默默等待着,等明台沉默后的爆发,等明台卸下那明家小少爷的修养,暴露秉性。
可奇异的是——明台没有怨言的坚持了下来。
更加难得的是,明台除了最初在体力上有点儿跟不上来以外,再不曾遇见过什么大的困难。这孩子聪明机灵、才华横溢,又善于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,上课时总是那么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,仿佛不管发布什么样的课业,他都能轻轻松松的过关。
最初半个月下来,明台在行动课验出来的成绩单可谓是赏心悦目科科优秀。如果说他在文学、舞蹈、音乐、语言等科目上的优秀,是世家子弟原本便必会的素养的话,那么他在骑马驾车、勘测攀缘、组装**以及实弹射击、电讯密码的接收及发报的课程上的表现,就可以说是惊艳绝伦,让人欣喜不已了。
明台就好像一块吸水性极强的海绵一般,学习吸收着教官们教导给他的一切知识,他的出色他的优秀,让王天风欣喜自己没有看走眼的同时,都禁不住产生了一丝动摇,心底浮起一种名为‘可惜’的情绪:这样的好苗子,真的要让他去执行死间计划吗?
王天风迟疑的同时,正在与同期生一起沙场打靶较技的明台,却毫不在意自己老师的想法。再一次穿上笔挺的军装,已足够让他心潮澎湃。
军校的生活虽然严谨而枯燥,明台却感到非常的安心。他现在是一名军校学生,暂时不用背负国仇和四万万同胞的生命,不用担忧走错了哪一步就会导致任务失败万劫不复。他所需要做的,只是拼命复习他早已烂熟于心的各种技能,仿佛自己依旧是那个张扬跳脱、无忧无虑的少年,仿佛一切都不曾被残酷的战争所改变。
军校的生活看似缺少自由,每天每天,周而复始地学习,实际上却安宁祥和。在那灿烂的阳光下,哪怕是最为平常的琐事——到饭点了定时响起的“铛铛”的打钟声、学员们敲饭盒起哄时清脆的“哐哐”声、教室楼的下水管子前“哗哗”的流水声,还有宿舍里木头床摇晃起来时“咯吱咯吱”的晃动声——一切的一切,都变得异常温馨可爱了起来。
明台近乎迷恋的沉浸在军校生活里,只有在这个地方,他才能看到日后那些只能在梦中出现的人——那些曾经在多少个日夜里念念不忘,却遥远的再也无法触碰到的人们——他尊敬的老师,王天风;他的教官兼组员,郭骑云;还有,他即将‘归来’的生死搭档,于曼丽!
每一天,明台乐此不疲的跟自己的老师及教官斗着嘴较着劲,在食堂里偷偷观察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‘新面孔’,期待着于曼丽出现的那一天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明台那颗早已被战争岁月里遭遇的阴谋诡计所寒凉冰透的心,逐渐逐渐的重新温暖了起来。
他是个少年,只是个青春飞扬又一腔热血的少年!
于曼丽还没等到,明家阿诚哥来电话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新搜读【xinsoudu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[伪装者]重生明台之诉衷情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