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喜欢谈情说爱的神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搜读xinsoudu.com
7.3
大概是我和杨服山的队伍离开洛阳后的第二早上,有人报东都方向有十余轻骑正快马追赶而来,是从洛阳跑来的人。再加上远望过去,人和马皆仿佛行伍出身,且目标明确,杨服山便干脆决定原地修整,等人过来。
塞北有军,云骁军分出的人也只是在半途与我们会和,再共同前往太原、以及突厥牙帐。所以这支从洛阳出发、轻装简行的队伍,一眼掠过去,大概是三百余人。
因这次事关重大,我从东都养的护院、武师、家仆中挑了三十九人护卫,皆是成年壮汉,其中几个更是我亲手指点过,可以一当五。
说来好笑,因为最近府里来了外人,兼父亲要久居,故我原先养的许多护院、家仆都被送去了隔壁小觉观。
——希望我回来的时候,他们不要和杨诚一样都准备出家了。
父亲安国公知我北上,特地私分了我八十精兵,领队的是一个团云军的副将,姓岳。临走的时候父亲说,塞北如有战事,可以用他。
精兵易得,一将难求
只可惜这些将军,都不愿意从我。
……暂且按下心下愤懑不表。
单从父亲派兵之事上来看,我觉得父亲应该并不知道杨服山他们的具体谋划,起码应该不知道有和亲这一环——我从不怀疑淑妃在皇城内宫的掌控力,而她的特殊位置也才能知道内外命妇之变——父亲估计只当我是受命随杨服山安抚突厥。
以往西巡,我也曾多次替舅舅与西域诸国、突厥打过交道。虽然多隐在暗处,但大部分高层的臣子都知道,云平县主不是一个安于室的性子。若在前朝,该拜为女侍中,到本朝没有这职位,也有效仿平阳公主,以宠幸影响帝王决断之嫌——只差找个舞姬扶成皇后,然后嫁个大将军了。
时至今日,我依旧不知道慕容申究竟是如何说动我舅舅的,也不知道杨服山究竟准备怎么离间突厥,毕竟这些都属于国之机密。
大概只有记录帝王起居言行的史官最清楚,不知道他们又是怎么评价,会不会记下又删去。毕竟,能在正史上留名的女人很少,而能进到帝王本纪的就更少了。
我很操心这些身后虚名……
都是排面。
杨服山里里外外忙完部署,也没冷落我,特地通过软芳递话求见。
“……北上之行干系重大,刚出东都,一切小心为上。我等正甲执戈以待,如此,是敌是友,皆不至于仓皇应对。”
好好说完一大通道理,他才开口问我这里人手够不够,需不需要再派人过来。
有礼有节,很是妥帖。
杨服山是典型的谋臣,眉目清秀、文质彬彬,对我的态度也非常礼貌和尊敬,丝毫看不出手上偷拿空白的和亲文书,准备把我卖……嫁到突厥去。
他不说,我也乐得装不知道,
反正谁也不知道。
正如我和淑妃说的,既然还没有定,那就还有余地。
突厥有很多头目可以称呼“可汗”,但老大、或者说大梁承认的可汗却只有一个,叫布利可汗,牙帐现设在白道川。
布利可汗是启民可汗之子,先帝之时,突厥强盛,当时最厉害的一个可汗是堵白可汗,其妻为前朝端成公主,与大梁有灭国之恨,于是在端成公主的怂恿下,堵白可汗与大梁不睦,甚至多次帮助端成公主南下复国。
彼时先帝时的重臣,裴世矩自荐北上,联合突厥第二大势力的启民可汗共同对付堵白可汗。三年之后,堵白可汗为启民可汗与大梁军队包围,于阵前杀死端成公主献给大梁,后为部下杀死。
堵白大败之后,启民可汗南下归附先帝,执臣子礼,甚至效仿大梁建立了官职制度,突厥与大梁进入了关系最好的一段时期。后大梁宗室女义城公主和亲突厥。**
杨服山是前朝裴世钜的忠诚拥趸,认为能通过外交手段实现**目的,尤其是在国与国之间,纵横捭阖为上谋。在梁帝倾全力再征高句丽之际,也唯有他才会打包票,且叫梁帝相信,能够以最少的代价保突厥不乱。
但到布利可汗的时代,突厥是一家独大,哪里找得到第二个启民可汗,联弱抗强呢?哦,对了。布利可汗还有弟弟,叫明罗、毕利。
我扬起一个笑,道:“杨郎君所言甚有道理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